與發動機轉速連動控制的負載敏感壓力補償系統
作者: 陳師傅
發布時間: 2019-12-19 11:02:39
隨著發動機的轉速改變油泵流量隨之變化,要求油泵控制目標補償壓差和多路閥進出口
壓差也隨之改變,要求目標補償壓差隨發動機轉速自動變化,隨著發動機轉速上升,目標 補償壓差自動增加。為此 NACHI 采用轉速匹配控制閥(圖一中 E)。
利用先導操縱定量泵輸出的液壓油。經過定節流口產生的壓差來檢出發動機轉速。因 為定量泵的流量與發動機轉速成正比,通過節流孔 S 產生的壓差與泵的流量有關。把節流 孔 S 前后壓差作為油泵調節閥的目標壓差。從而使油泵的排量控制與發動機轉速相匹配。
通過轉速匹配閥(實際是壓差調節閥)檢出節流孔前后壓差 P0。
從轉速匹配閥的力平衡可得:
P0=P1-P2
式中:
P1— 節流孔前壓力
P2— 節流孔后壓力
在原油泵調節閥上取掉彈簧,將 P0 作用于油泵調節閥的左端,作為目標補償壓差(替
代彈簧作用)與補償壓力 PLS(作用在油泵調節閥的右端)相平衡,按 P0= PLS 來調節油泵 的流量。
PLS=PV-PLmax 為多路閥進口壓力和最高負載壓力之差。PLS= Pm-PL,PLS 也是各操縱閥入 口壓力 Pm 和出口壓力 PL 之壓差。
目標補償壓差△P(PLS)隨發動機轉速而變,使系統與發動機工況相匹配,使得在所有
發動機轉速范圍都能保持最佳的操縱感覺,改善了微調操作性能,也降低了系統的能耗。 圖五(a)為通常負載敏感系統,圖中表示在發動機高轉速和低轉速時,閥桿行程和通過流量的關系曲線。
從圖中可見,當發動機在低轉速時,閥桿達到一定行程后,閥桿行程(閥的開度)增 加,閥控制的流量保持不變(在圖中水平線)。
圖五(b)為轉速連動控制的負載敏感系統,由于轉速連動控制,當發動機轉速低時, 補償壓差降低,因此該情況下,閥桿行程和通過流量曲線,為一條連續的傾斜線,沒有水 平線區段。
發動機高轉速和低轉速,流量與行程的特性曲線,僅斜率不同,發動機低轉速時,特 性曲線傾斜度小,微調操作性能好。
四.與自身負載壓力相關的壓力補償閥(見圖六)
壓力補償是保持操縱閥的進出口壓差在目標壓差值來進行控制的。當遇到慣性負載較 大時,例如挖掘機回轉馬達啟動時,負載壓力變化比回轉速度變化來的快,負載壓力 PL 迅 速升高,而流量增加跟不上,使壓力補償閥不能按補償壓力正確調整,產生過度或不足調 整,來回擺動,伴隨著產生大的流量變動。使得進入回轉馬達的流量偏離目標流量來回增 減變動,引起回轉馬達產生振擺波動。為了避免這個問題,過去挖掘機采用負載敏感壓力 補償系統時,一般回轉馬達獨立地采用單泵供油。
NACHI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開發了與自身負載壓力相關的壓力補償閥,其具體結構見 圖六。
它由閥體、滑閥和柱塞組成,滑閥的右端有一個受壓面積 A1,作用著操縱閥的進口壓 力,滑閥的左端有兩個受壓面積 A2 和 A3,分別作用著補償壓力 PLS 和自己的負載壓力 PL (如圖六所示)。
PLSA2+PLA3= PmA1
操縱閥進出口壓差 △P= Pm-PL
如 A2=A3=A,令 K=A/A1
則: △P=KPLS-(1-K)PL
當 A=A1 △P=PLS △P 等于補償壓力
當 A≠A1 時 A1>A K<1 △P 隨負荷增加而減少
A1>A K>1 △P 隨負荷增加而增加
采用 K<1 壓力補償閥結構,△P 與自身負載壓力有關,如圖七所示,隨著自身負載壓 力的提高,壓差△P 減少,使得流量自動減少,這樣當遇到慣性負荷時,不會因負載壓力突 然增高,產生壓力補償閥過度調整,使進入回轉馬達的流量超過目標流量。避免了產生來 回振擺的現象。
采用了這種與自身負載壓力相關的壓力補償閥,遇到慣性負荷也能平穩控制,挖掘機 回轉就不需要采用單獨油泵供油。
五.液壓系統其他功能閥(見圖一)
1.安全閥 A:控制系統油壓。
2.中位卸載閥 B:從符號原理圖上可知,該閥是二位二通閥。
中位卸載閥力平衡方程式為:
P•A=(P0+PLmax)A+F P=P0+PLmax+F/A
式中:
F— 彈簧力
A— 閥液壓作用面積
當油泵壓力 P>P0+PLmax+F/A 時,油泵就通過此閥溢流。當所有操縱閥桿都在中位時,
PLmax =0(即回油),即此時油泵卸載壓力為 P0+F/A。
由于有彈簧力 F/A 的作用,因此 P-PLmax=PLS>P0,油泵調節閥處于右位(見圖三)。先
導操縱壓力油進入泵的變量機構,使變量泵的流量變到最小。
該液壓系統,當所有操縱閥都不工作時,泵處于最小排量和很低油壓下運轉。
3.切斷閥 C:
從符號原理圖上可知,該閥為壓力閥。
其力平衡方程式為:PLmax+P0=F/A
式中:
F— 彈簧力
A— 閥液壓作用面積
當最高負載壓力PLmax 超過設定值時,此閥打開排油。由于液壓油流動,產生壓差,使
P-PLmax 增大,油泵流量調節閥起作用,油泵流量減至最小。
4.等差減壓閥 D(見圖一)
應該說明系統中等差減壓閥D 輸入油壓不是主油泵壓力油P,而是先導油泵壓力油Pp, 因此系統補償壓差 PLS 不是由液壓系統主油泵產生,而是由先導油泵產生。
- 推薦文章
- 分流比閥前補償負載敏感壓力補償多路閥組
- 液壓挖掘機結構
- 與發動機轉速連動控制的負載敏感壓力補償系
- 東芝回油路壓力補償分流比負載敏感閥
- 壓差減壓閥兩次壓力反饋負載敏感系統
- 負載敏感泵控制系統
- 液壓挖掘機傳動原理
- 快速找到故障